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图书馆>>新书推荐
【班主任推荐阅读】班主任理论与实务(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材)
发布时间:2008/12/17 0:00:0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生物组1

基本信息

作者:田恒平   编者:田恒平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22
·出版日期:2007


内容简介

两袖清风,满怀明月,一腔真爱,两肩道义。班主任,何其平凡普通,粉笔灰染白青春岁月;三尺讲台,又何其天高地阔,桃李春风传递千秋万载。《班主任理论与实务》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总结。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的历史演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基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班级常规管理技能,班级活动组织技能等。

序言

谈及班主任工作,人们普遍认为“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在这里,我要“反弹琵琶”,为大家翻唱“新曲”。

对班主任而言,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班主任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就是这智慧的核心内容。

一要爱生如人。即像爱人一样爱学生。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不是“为某一特定社会作好准备”,更不是“自己晋职升迁的台阶”。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长”的理念,班主任承载“园丁”的职能。“生长”是一种自在自发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性。为此,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生长秩序,为儿童发展其固有的本性提供自由的环境;作为“园丁”的班主任,则应视学生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人类生活,“学会做人”!

二要爱生如生。即像爱学生一样爱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发展”的理念,班主任承载“先知先觉”的功能。“发展”注重学生主动性的激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强调未来愿景的可控性。知识的无限性和人类时间尤其是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终身教育体制,创建学习型社会,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作为“先知先觉”的班主任,则应深刻理解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把知识的积累及智能的开发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班主任工作的历史演绎

第一节班主任的实践历史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未来走向

第二章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学基础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社会学基础

第四节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学基础

第三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班级教育中的学生发展

第二节班级组织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班主任班级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第四节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实务篇

第四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班主任的建设任务

第二节班主任的教育任务

第三节班主任的管理任务

第五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教育方法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管理模式

第三节部分优秀班主任的个性化管理经验

第六章班级常规管理技能

第一节班级学习常规管理

第二节班级生活常规管理

第三节班级信息常规管理

第七章班级文化建设技能

第八章班级活动组织技能

第九章班主任心理辅导技能

工具篇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法规

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的现代工具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 2017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学校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德胜南路26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