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坚持 “五育并举”,强化德育铸魂功能。结合学校 “勤诚” 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中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深化 “勤诚” 文化内涵,使 “勤学修诚” 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学生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及全体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德育团队。
3、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素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4、丰富德育活动形式与内容,增强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5、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最新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前沿教育理念,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活动,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加深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持续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专题学习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指南要求有效落实到日常德育工作中,明确德育工作方向。
2、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邀请德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班级管理技巧、学生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策略等方面,拓宽教师德育工作思路,提升业务能力。
组织班主任参加校外培训和研讨活动,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德育方法;定期开展校内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会,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优化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将班级管理成效、学生行为规范、德育活动开展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充分体现班主任工作价值。
加大对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和奖励力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德育工作。同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对优秀德育工作者予以倾斜。
4、推进德育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围绕 “勤诚” 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合作等方面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学校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如邀请专家进行课题指导、提供研究经费、组织课题研讨活动等,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二)深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1、细化常规要求,强化监督检查
依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吕墅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进一步细化学生在校行为规范要求,明确各环节具体标准,让学生清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加强学生会常规检查工作,完善检查制度,明确检查职责和流程。学生会成员每天对学生的出勤、仪容仪表、课间纪律、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体系,每周评选 “文明班级”,每月进行表彰,激励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2、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文明礼仪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素养。
开展 “文明礼仪之星” 评选活动,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在校园内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尚。同时,将文明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开展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
结合学校 “勤诚” 文化,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故事分享会、诚信征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增加诚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诚信表现进行评价和记录。建立诚信档案,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评优评先、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三)丰富德育活动内涵,促进全面发展
1、扎实开展常规德育活动,夯实德育基础
继续围绕七色教育(金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黄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蓝色生命教育、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橙色公民教育、紫色科技创新教育),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在每周升旗仪式上,安排主题演讲,围绕七色教育主题,结合时事热点、传统节日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七色教育内容,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2、精心组织重点德育活动,突出教育主题
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种植、家务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定期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和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依托重大纪念日、重要历史事件,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强化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拓展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特殊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推进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法治课、主题班会、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积极开发德育课程,打造特色德育品牌
充分挖掘学校 “勤诚” 文化资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将 “勤诚” 文化融入课程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 “勤诚” 文化内涵,培养学生 “勤学修诚” 的品质。
加强思政课建设,发挥思政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鼓励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1、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共促学生成长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生教育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加强家长会和家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本学期继续开展家访活动,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至少家访一次,重点关注特殊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如班级微信群、QQ 群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方便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同时,鼓励家长通过平台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4、拓展社会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社会阅历
充分利用现有的德育基地,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博物馆、科技馆、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5、加强与社区合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主动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如体育设施、图书馆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举办社区讲座、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
借助社区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针对特殊学生,学校与社区建立联合帮扶机制,共同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每月德育活动主题安排
二月:“新学期,新起点” 主题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组织开学典礼,表彰上学期优秀学生和班级,激励学生在新学期努力学习。开展 “新学期,新目标” 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进行校园安全知识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月:“学雷锋,树新风” 主题月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讲述雷锋故事,学习雷锋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走进社区打扫卫生、关爱孤寡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举办学雷锋手抄报比赛,展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四月:“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主题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在清明节前夕,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 “红色文化进校园” 活动,如观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月:“青春飞扬,梦想起航” 主题活动(针对初二、初三学生)
活动对象:初二、初三学生
活动内容:为初二学生举办青春仪式,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初三学生,开展中考冲刺动员大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学习经验,为学生加油鼓劲。同时,组织初三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拓展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增强自信心。
六月:“感恩成长,放飞梦想” 主题活动(针对初三学生)
活动对象:初三学生
活动内容:举办初三毕业典礼,回顾学生三年的初中生活,感恩老师、家长和同学的陪伴与帮助。开展 “梦想起航” 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未来规划,为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做好准备。同时,组织初三学生开展毕业留念活动,如拍摄毕业照、制作毕业纪念册等,留下美好的回忆。
七月:“快乐暑假,安全相伴” 主题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在学期结束前,开展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包括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布置暑假社会实践作业,如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丰富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