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德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上好思政课的水平,促进思政教师自我反思,2024年5月15日,常州市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带头人培育站第八次集体研修活动暨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创新实践”展示周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培育站成员观摩了两节研究课。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吴济纬老师执教《憧憬美好集体》一课,以班集体的日常生活视频导入课堂,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绘班徽——看同舟——寻百花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希沃系统支持下,学生利用平板,参与了绘制班徽、观点收集、辨别良莠的小游戏等学习方式,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高,并通过这些环节,逐步明晰美好集体的内涵、特征、作用等课程内容,整节课师生之间心理相容,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展现出新时代的思政课中,青年教师利用技术优势提升德法课堂有效性的探索实践。
浦河实验学校乔含斐执教《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整节课以“高铁乘客下铺挂帘”的话题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了课堂调查、情境模拟、阅读法律等教学任务,让学生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三个方面辨析纪律、道德、法律的区别及共同作用,提高了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教师既讲清了挂帘的行为并不违法,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课后,我校吴济纬老师介绍了本课思路并对数字技术在德法课堂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发言。在本次研修活动中,常州市教科院戴慧老师对我校数字化教学提出了高度评价,吕墅中学作为乡村学校,但全体教职员工心系学生,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溧阳上兴初中孙启国校长、溧阳汤桥中学丁珊校长也对我校数字化教学的运用提出了高度评价。
本次研修学习内容充实,新颖,创新教学方式是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也是上好思政课的底气。戴慧教授指出,乡村学校每一所都要去一趟,看看乡村学校思政教育发展的现状。吕墅中学作为新北区中部一所乡村学校,数字媒体设备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不愧为“低调有内涵”。信息化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大有可为!未来教学实践中,学校还需要在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加强学习和反思,也争取在思政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再立新功。 (图、文:吴济纬 审核:於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