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5.8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全体立正!出旗!升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
礼毕!
开学至今,我市多所中小学学生及家长遭遇电信诈骗,诈骗方式为冒充公检法、冒充班主任等。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巡特警大队的李波李警官,请他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作专题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巡特警大队的李波李警官,也是七三班李瑞格同学的爸爸。很荣幸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共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简单来说,就是线上的非接触式诈骗,网络骗子利用QQ、微信、短信、电话等找到你诈骗钱财。那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在校园里探讨这个问题?据市公安局刑警反诈中心权威数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因电信网络诈骗被骗学生数持续升高,其中中小学生受害人比例更是居高不下。其中涉及案情中,以冒充熟人、游戏交易、充值返利、虚假购物、虚假服务等类型为主,无论是发案的数量还是金额都是触目惊心,今天,我想通过几个真实案例,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加强骗局识别和针对性防范。
案例一:13岁的吴同学在家玩手机时,其QQ好友小王突然问他微信有没有绑银行卡,小王声称他的朋友急用钱,但是他的微信没有绑定银行卡,网银跨行转账延迟两小时才到账,但是他朋友急着用钱,小王声称将钱通过网银转给吴同学,请吴同学帮忙通过微信转给小王的朋友。善良的吴同学一口答应了,并提供自己母亲的银行卡号给了对方,对方马上发过来一张银行转账3000元成功的截图,要求吴同学通过微信支付充值Q币,吴同学相信后充值了6笔500元,共计3000元,之后小王提出他的朋友还需要2000元急用,故伎重演再次请吴同学帮忙,因转不出去而未支付成功。而后当真正的小王找回了QQ联系吴同学时,他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简单的冒充好友的诈骗嘛,但是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们,QQ上遇到同学要求帮忙转账,你们会怎么做?是一口答应还是会去想办法验证好友身份?其实吴同学还是有一定防范意识的,我们来复盘一下,骗子提供虚假的网上银行转账截图,小王说“那个钱还没有到账,大概九点前才能到账,到账了我帮你转”,却经不起骗子一句“我朋友现在有点急用”,吴同学在充值3000元Q币后质疑“为什么不直接转账”,骗子的借口是:微信绑定的身份不是自己的,所以才麻烦吴同学,骗子一句借口巧妙绕开了吴同学的质疑。骗子在看到吴同学微信余额有4000余元后,再次想让吴同学帮忙转账2000元,在支付失败后想尽办法让吴同学使用拼多多、支付宝、扫微信支付收款码等进行尝试,可谓煞费苦心。
通过这个案例,想提醒各位善良的同学,在网上遇到同学,无论是什么借口,需要借钱或者代为支付的,一定要想办法核实对方身份。此外还有骗子冒充老师在群里收费的,家长也一定要当心,先核实真假。那要怎么核实呢?很简单,咱们通过已有的电话号码进行核实,或者视频聊天,之前还有同学告诉我可以对暗号,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案例二:再来看下一个案例。我知道大家在闲暇时也会玩游戏,好多同学段位还挺高,在网上也有很多游戏账号交易的情况。小李同学决定出售自己的游戏账号,在游戏里发布了出售信息,很快有买家联系上他,双方约定2200元成交,并互加QQ。第一次出售账号的小李同学提出直接微信转账,对方声称不私下交易,称自己之前被骗过一次,要通过平台进行交易,要去找自己朋友打听哪个平台靠谱。到了第二天,对方主动在QQ上找到小李,并发来一个链接,声称通过“介木购”网站交易,小李点击链接后注册,将自己的游戏账号挂在网站上进行出售,很快对方如约拍下了这个游戏账号,并催促小李赶紧去提现,他才能获得激活码领取账号。这时小李却发现自己无法提现,资金被客服冻结了,客服声称银行卡号信息错误,修正后需要充值2200元零头资金进行解冻,并称在解冻后这笔钱可一起提现。小李并没有这么多钱,于是去跟自己的姐姐借钱,后根据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号进行转账,然而转账后客服称充值的钱没有带零头,需要再转账进行解冻,这时小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案例里有个非常戏剧的情节,第一次卖账号的小李提出微信转账,对方却说自己曾经被骗过,不能线下交易,主动要求通过平台。后来小李说交易的钱不能提现,说被冻结了,对方又说小李肯定是骗人的,闹着要报警。骗子说自己被骗,贼喊捉贼,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小李放松警惕,相信对方,并通过报警来让小李恐慌,进而去相信客服的话抓紧充值解决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骗子是在游戏里面到处找作案对象,一旦聊上了需要交易账号,这就是他行骗第一步了。第二点,对方主动提供了平台网址,给的平台肯定是虚假的,不是正规的交易平台。
国家新闻署要求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教育部也有针对手机的相关管理规定,在此我也呼吁同学们,尽量不玩网络游戏,更不要沉迷网络游戏。如果要交易账号,要通过正规的平台,在交易成功前要求交“保证金、解冻金”的都是诈骗!此外,陌生人给的链接千万不要点击,一不小心可能就进入了诈骗网站了!
案例三:再来看今天最后一个案例。15岁的刘同学在家上网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刷微信流水获得高额返利”的广告,他就觉得心动了,主动咨询,对方声称:需要刷微信流水,返利500-8888元,参加多少都可以获得三倍返利。将信将疑的刘同学想转200元试试,而禁不起对方诱惑参加了500元的,就通过微信转账500元,对方又称500的名额给了别人,需要参加1000元的,只需要再补500元,就可以返利3000元。一心想拿回返利的刘同学只能再转了500元,之后却被对方拉黑了。
这个案例中,骗子假借微信刷流水的名义,声称可以获得高额返利。天上哪里会掉馅饼,想贪小便宜等来的只有连环陷阱!小刘同学的这个微信好友其实是无意中接到的陌生好友请求,他也没有核实就通过了。在这提醒各位同学,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刷单刷流水的行为,最后都会上当受骗!
今天通过以上三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了针对中小学生高发的电诈类型。诈骗类型相当多,不完全统计多达128种,请大家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还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在自己使用的手机安装,或推荐父母安装,这个软件除了举报功能外,还有一个强大的诈骗预警功能,打开这个功能就可以准确识别并预警诈骗来电、短信和app,请大家一定记得打开以获得安全守护。最后提醒大家,万一不小心上当受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转接反诈中心进行止付,越早拨打报警电话,止付的成功率就越高。还需要保存好相关证据,比如账号信息、聊天截图等,让家长或者老师带你们到就近的派出所做笔录,固定证据以开展下一步侦查工作。
在此也希望同学们能将今天的反诈内容回去后分享给我们的亲人们、朋友们,通过小手拉大手,形成“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最后祝老师们桃李芬芳,同学们学业有成!
让我们再次掌声感谢李警官!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提高眼力,抵制住诱惑,不相信一夜暴富,不存在侥幸心理。预防电信诈骗,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从你我做起!
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请各班有序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