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1:00,吕墅中学2022年微型课题研究线上培训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教科室於剑负责主持并主讲,共分三个内容:2022年学校微型课题开题论证汇报;於剑老师作专题培训《选题、实操、评估》;两位骨干教师读书汇报交流。学校多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深度实验探究教学”省级重点课题组5位成员:胡芸雅(薛家中学)、吴文亚(新北实验)、贺玲(薛家中学)、崔超(正衡小学)、陈忠(河海实验)等、新北区初中生物青年教师代表赵晓潘(飞龙中学)、沈彦(圩塘中学)等一并参与学习。
首先,苏丽老师主持的《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戚晓飞老师主持的《劳动教育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进行微型课题开题汇报。随后,於老师结合自身的实践与评审经验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他首先强调,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四个维度必须建立高度的相关性,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其次明确区微型课题的申报管理制度,年初申报立项,年底申报评奖,获得区级奖项,便可升格认可为区级课题。优秀的微型课题,学校会推荐申报下一轮的常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最后提出,区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是重要的过程性资料记录,大家必须高度重视各部分内容的填写,日常的课题研究活动与工作要及时记录并校园网科研沙龙相应栏目投稿保存。
接着,赵惠兰老师分享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的阅读感悟,她认为书中指出的教师应该学会真实、学会反思、学会自己、学会敬畏、学会学习、学会倾听等“六个学会”,有观点有案例,有理论有体会。包丽梅老师分享了目前自己正在准备的职评考试必读科目《教育研究方法》,她从概念解读、理解意义、误区澄清、基本过程等四个方面展开交流,她重点澄清了教师教育研究存在的两大误区:教育研究是额外的负担;教育研究很神秘。她认同了马教授的基本过程: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最后於老师围绕微型课题如何设计与实施作《选题、实操、评估》的专题讲座。他首先从上一轮的职称考试与五级梯队评审细则,具体阐述了参加评审的基本条件,帮助骨干与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分析,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接着於老师向大家汇报了一学期以来,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基本进展、所获成果,向到会的老师传递区教科研工作最新动态与信息,引导教师产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随后,於老师从选题、实操、评估三个具体的维度展示汇报交流,选题方面他提出,“选题,犹如大浪淘沙、大海捞针。选出的题,既要价值、科学,还要创新、实操,更要吻合研究者的兴趣、基础、研究领域等。”“新手选题建议:请教专家或导师;研读选题指南、研读往期立项课题、研读文献资料;比较筛选论证选题;检视选题是否科学规范。”随后他给出了课题设计的基本方向与具体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必须关注的逻辑关系,突出强调了一般课题名称的确立、微型课题名称的敲定的基本方法,结合自身做过的三个课题、以及指导过的一些课题展开论证说明,最后,他认为“课题的选题其实和论文的选题有着异曲同工。”强调了课题研究论文如何选题,可以从课题名称、研究内容、主要观点等角度选定论文的题目,结合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展开分析总结、提炼出论文框架,建议大家可以结合6月份区里的“双减”作业设计的论文评比,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实操方面,他指出“实操,包括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日常研究活动、反思存在问题、成果梳理与提炼、汇报展示及推广。”“优秀课题=好的研究方案+好的执行。”
他希望各课题组能够学期初明确一学期的研究工作计划,清晰预期达成的工作目标,做好各项课题研究工作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展示。用好校园课题管理专题网站或卫星公众号。最后,评估方面,他重点结合自己主持的三个课题谈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报告、结题报告如何撰写。重点展示了中期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与案例,期望大家从中收获启示。
过去谈教师专业发展,是高配;今天谈教师专业发展,是标配。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科研工作。“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如果教师想把单调枯燥的工作做出幸福的味道,就必须就上一条教育研究之路。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不久的未来,学校里能够形成一团研究的火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
图:於剑 文:蒋孝文 审核:於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