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中旬,我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2022年4月初,学校按下重启键。随着疫情结束,如何让孩子们从现有的学习状态拉回到课堂学习的常规状态?如何做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当下我们教师教研的主要内容。
一、营造气氛,恢复学生学习状态
线上学习极大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另外,容易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不利于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习状态,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线上学习的标兵,表扬独自自主学习的好学生,树立榜样让正能量在班级传递,进一步激发线下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开展同桌互助、优生展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讲讲疫情故事,谈谈居家感受,展望今后学习生活打算,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二、结合实际、制定计划
线上教学进行了二十多天,学生对一部分的新知识也有所掌握。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因此,开学后,应根据本学期的在校时间、学生对线上教学知识的掌握的实际情况及还需要完成本学期剩下学习任务所需的课时安排,进行合理的计划。例如:对线上教学遗留问题的处理、线上教学知识的整合和拓展、新课课时的安排、期末复习时间等都要做精准计划。
三、查漏补缺
线上教学由于受网络、设备、家长、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的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因此要根据线上教学整体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层次,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已开展线上教学的各学科,要利用足够时间,拟采取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补漏、个体辅导等形式,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和培养。
四、因材施教
课后辅导的内容要有解答疑难、堵漏补差、拓展提高、端正态度和指导方法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学生知识的难点和薄弱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学习辅导方案,“补差”和“提高”是课后辅导的重点工作,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找准原因,方能“对症下药”。
文:訾海侠 图:訾海侠 审核:於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