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快讯
宁远俱乐部读书交流活动系列报道二
发布时间:2009-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生物组2

今天中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首歌。宁远俱乐部全体成员齐集会议室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秉着实事求是、宁静伸远、虚怀若谷的精神,每位老师结合自身近一周来的阅读感受谈谈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到理解。

 

王雪梅老师:阅读之后,教书的心态转变了,自己感觉到了教育学生其实是件很美的事情,放宽心态,寻找根源,找对方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一、要常怀感恩之心。英国著名教育家培根说“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做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懂得感恩,是衡量一个人智慧和境界的重要标准。二、要了解你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要充分了解你的学生。了解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前提。三、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站在他们的视角思考问题,也才能真正地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完成教者的使命。所以有句话“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就是要求我们能平等对待教育对象。

王少春老师:从《教师最需要什么》中了解到教师最需要的应该是实现人生价值。“理解学生,被学生理解”。“理解学生”就是应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人,都是发展的人,都是有潜能的人,所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同时,学会认识教育是一门艺术;“被学生理解”首先就是要做一名“阳光教师”,要有耐心,有良好心态。魏书生说: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要撒播阳光道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胡芸雅老师:《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了解到教师日常应该注重教师的仪表端庄,因为学生中该话题的谈论率在高中生群体中为80%;其次,教师语言理应严谨慎微,注意影响。

姚振平老师: 《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中谈到教师要有三气“正气、朝气、雅气”;教师首先是“学生的教师”,其次是“学科的教师”。教育学生应如陶行知的“三颗糖”,或者是先给糖,再在糖壳外头添糖衣。

戚晓飞老师:教师应全方位了解学生;快速地记住学生的名字,争取赢得学生的“首印效应”,同时也可提高课堂效率。

吴健老师:上课要有底气,遇到学生的突发提问,教师应该沉住气,传授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课堂上有学生问,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假如放支蜡烛在环境里呢?光合作用会进行吗?预设之外,承认学生聪慧过人的同时,细细品味,道理明了。因此课下备课越充分,课堂之上才越有底气。

钱伟芬老师:课堂教学评价应“还老师批评的权力”。

於剑老师:结合自身的阅读思考,说说我和学干之间的故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当代教育家赵国忠曾经说过,学生是自由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在强调个性化发展与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个人的观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三方面细细地进行观察,同时进行理性总结,通过对照比较,帮助学生寻找个人性格品质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培养真正的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 2017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学校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德胜南路26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