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四班的周欣燕,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健康心态、快乐学习”。
我觉得中学生心理健康更多体现在:了解自己,准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生活及学习目标切合实际;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管理好自我;保持良好的人际氛围,克容、理解他人;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当生活或学习发生改变时,有充分的适应力,较好的调整自我。同时我发现,学习的好坏常常会左右我们的心情,因此放松心情、快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小诀窍。
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相反,习惯拖拉、习惯找借口、习惯妥协、习惯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习惯考试来临才匆忙复习等等,这些都是让生活、让学习无法更进一步的“症结”,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拒绝这些不良习惯,课上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记好笔记,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每一天的目标,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睡前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当然这需要经历一个新旧行为方式的磨合期,可能是一周甚至一个月,座椅一定要坚持!
第二,保持乐观态度,重视学习过程。
有的同学因为测试不够理想,便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害怕努力了再受伤害。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些测试中是不是常出现相似情况的失分,是不是某个学习方法不佳的一个表现,把沉浸于对分数的伤心时间转移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分析当中,比如学习方法、记忆规律、解题要诀这些,可能更划得来沉迷于今天痛楚的结果,反而让自己无法翻开新的一页无论什么时候,保持乐观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不擦干眼泪,我们就无法看清前路;不擦干眼泪,我们就无法找寻正确的征途。
第三,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习时做到书本收拾整齐,桌上只摆放与此时学习相关的书箱、资料和用具,杂物不乱堆砌。桌面的整洁和有条理能减少外界对学习的干扰,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习,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试想想,整天跟别人“横眉冷对”,或者周围老是有人争吵、大呼小叫的,我们学习的心情会好到哪去呢?和家长、老师发生矛盾时,主动沟通,毕竟所处的角度不同,自然会出现意见分歧,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不可能完成接受他人观点,所以也没理由要求别人理解我所有的想法,每个人奇怪的。我们不可能完成接受他人观点,所以也没理由要求别人理解我所有的想法,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不能抹杀的,所以正确的应是求同存异,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成就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科学用脑,丰富课余活动。要学会休息,从事一些轻松的活动,劳遍结合。把注意力暂时从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下来,适度让高速运转的大脑休息一下,这样它才会更高效的。同时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课余活动等都有利于身心健康,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精神充实、生活充满乐趣。心情好了,做事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也许还有更多很好的秘诀,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一个细微动作开始,用坚毅书写自信,以勤奋作舟,以刻苦为桨,乘长风,破巨浪,去冲击我们的梦想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