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种精神。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中学语文学习,有两个关键能力不能忘,一是创新能力,二是实践能力。当下社会学习正在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向培养人的高阶思维,高阶体现在分析、评价、创造。Creation已然成为全民共识,都说,科技改变生活。但大家知道吗?一份科技产品,就是一份知识产权,一份知识创造。所以说,创新,是种文化精神,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和理解,值得每个人去尝试与追求,更值得每个人去传承与发展。实验创新,旨在引导我们同学作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树立起良好的实验探究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同学们未来投身科学研究与创新事业的兴趣与热情。
创新,是一份行动。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新的理念,必须要通过实践来体现。纸笔实践,只不过是实践创新的一种类型,绝不是全部。国家在大力倡导自主科技创新,打造“中国芯”。通过实验践行创新是广大理工科研究人员的必经之路。中央电视台有档实验论证类节目“这是真的吗?”,通过网友提出的各类有论证价值的问题,然后现场实验,展示说明结论。破除网络谣言,传递科学事实,剧组在设计实验场景与专家指导方面颇费脑筋,力求把实验现象放大,让电视机前观众一目了然,谣言不攻自破!真心为这档节目点赞!创新实验,一定是做中学。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和问题,然后再去选择确定问题,进一步作深入思考。假设是什么?如何去探究或论证?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具?生活中的用品能够变废为宝,发挥再造价值?网上有没有我想要的实验器具?能否拼装改造重组?网上有没有与我提出问题相关的实验视频交流?如腾讯视频、抖音小视频、Bilibili。老师曾经带我们是否做过相关的实验,有无应用价值?实验方案是设计单变量还是多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何确立?实验用到的生物材料是否可替换?数量多少?选择依据是什么?如何做好实验研究的过程性资料搜集?例如照片怎么拍?视频怎么录?报告怎么写?等等
创新,是一路氛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文创,什么是文创?按我的理解,便是用最原始最普通最廉价的材料,创建不平凡的文化,传递个性化的生活理念。实验创新也是如此,用随手可得的器材,论证或探究身边出现的有价值的疑问,如果能够应用至学科学习或者课堂教学,那就完美了,就是最好的实验创新作品。和一群爱思考爱实践爱创新的人玩,是一种人生的荣幸。有机会领略世界万物奇妙的同时,不乏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与进步。实验创新,是种挑战性学习,是深度学习,或许你不是创新实验的发起人,或许你不是创新实验的设计人,或许你不是创新实验的展评人,或许你现在对创新实验还一无所知,没有关系!关注,就是氛围。回家打开手机娱乐的时候,不妨搜索浏览关键词“创新实验”或者“实验创新”,或者“中学生创新实验”等,你会发现走在我们前面的大有人在,经验丰富,但并不代表你没有资格参加。
提两点建议,一是搭好创新实验展示平台,二是创建吕中创新实验群。首先,倡议学校、班级为创新实验搭建好展示平台,如双休居家学习,估计居家做做创新小实验,来校展评,时机成熟,可以考虑全校展评,交流传播。其次,欢迎对创新实验有兴趣的同学,加盟到於老师发起的吕中创新实验群,一周一聊,一月一交流,看看一学期下来能够有所提升。
放眼看周围,吕墅的孩子跟其他学校相比,短板在哪里?我们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不如人。我们的考试能力固然很棒,但不可否认,人生不能仅有考试,还要有职业方向、职业幸福和职业追求。孔子在《论语·雍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
祝愿我们的同学在吕墅中学三年的读书生涯中能够通过创新实验探究,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收获一份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