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丽娟


(一)树立生命教育意识,创设生命教育情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落实生命教育。教师个人首先要树立生命意识的指导思想,要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的反思,深入的研究,提升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其次,教师要整合语文阅读教育资源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营造具有生命温情的教学情境,打造具有生命温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生命,升华生命。

例如,在进行朱自清《背影》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在深刻把握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与父爱有关的视频短片,音乐等,使学生的情绪与阅读内容相一致,为阅读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学生在阅读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就感受到了父爱,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人性之爱。

(二)尊重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行为,不同学生在阅读中会有不同的生命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行为和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环境。首先,教师可以把课内指定阅读与课外自由阅读相结合,提供更广阔的阅读范围;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为学生创设展示阅读个性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原有教材指定的名篇阅读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精选阅读篇目,推荐了有关生命教育的阅读篇目来进行课外自由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由选择安排。如,名人的生命力量专题:《居里夫人》、《林肯转》等;热爱自然专题:《我们的树》等;自我接纳专题:《你很特别》等。

(三)丰富教学活动与方法,为生命教育创造机会。

阅读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并发挥生命教育的最大功效,还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此来巩固阅读教学效果,为生命教育的实践创设契机。

例如,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将生命的感悟记录下来,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阅读中,教师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记录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其次,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与生命教育和阅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热爱生命主题读后感比赛、生命的力量主题阅读内容推荐等,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来为生命教育实践创造机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整合语文阅读教学资源与生命教育资源的契合点,挖掘阅读教学资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不能变得过于功利,要通过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使教育回归到生命本身,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相信随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实践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德胜南路26号 苏ICP备10001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