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优化思维品质 培养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21-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文静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并且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运用启发教学法,优化思维品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胆识。有了教师的创造性教法,才有可能创新性学法。

1. 激发参与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动力帮助学生坚持不懈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在教学阅读课时,我引进竞争机制,运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开展分组对抗赛,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得各个小组全力以赴,乐于参与。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活跃起来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技能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学生通过思维的操作活动去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使学习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思维能力较强、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学习效果也较好;思维能力差,依赖性强的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好

二、营造培养创新思维的环境

人的个性、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要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要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就要破除教学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1、表演入情景,培养创新思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强调在交际性和有意义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不是孤立地教语法结构、语音和单词。教材中设置的各种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然的、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在每篇课文的讲解点到重点后,可请学生根据情节即兴表演(因学生有固定身份)可谓生动形象。此时,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维指点出新的语言点和重要句型。当学生们还沉浸在表演的环境中,还可适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新知识在愉快的表演中被掌握了。  例如在讲7Aunit5时,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用所学的词、句创造购物表演,询问商品的价格。这既巩固了本课教材所学重点的语言项目,又调动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变枯燥乏味为形象生动。

2、充分发掘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现行英语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里面有多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在练习活动中,有许多让学生自己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活动。有两人一组或小组的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运用对话有创造性地进行改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在教7Aunit1时,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听、说英语的良好环境。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打招呼、问候、介绍别人、自我介绍、了解某人来自什么地方等功能用语。我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自己喜爱的知名人物照片或图片,在课堂上用所学语言知识来介绍这些人物。其他同学也可以问一些问题:What’s her/his name? What’s her/his nationality?  Where is she/he from? How old is she/he? What does she/he do? What’s her/his job? 由于都是学生们喜爱的人物,讨论起来非常的热烈。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英语学科的教学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通过对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掌握学习语言的规律。

1、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不是我教你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2-3人,把基础好点的学生和基础差点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能很好的带动每个学生在课上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巧妙适时设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单向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创建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气氛,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心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和创造性。把课堂的主体角色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无拘束的开放式讨论和辩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畅所欲言,在交流中萌发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胆探索的观念,才能按照学科特点,为学生营造出形成创新思维的环境,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德胜南路26号 苏ICP备10001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