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授课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时刻渗透“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将其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张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自觉地进行语文阅读,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创新探索
文本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部分,大量且高效的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把握并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仔细研究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创新引导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赏析能力与人文素养。
一、深潜文本,调度学生阅读意识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需要教师深入文本,仔细探究文本阅读内容,找到文本的切入点,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阅读中。在学生抓住切入点进入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对文本提出质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学生质疑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自觉剖析文本的过程。教师的这种引导调度了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为高效语文教学奠定了基础。
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 教师授课时,先给学生介绍史铁生的一生,让学生思考:一个人在最好的年华如果失去双腿会怎么样?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文章产生了兴趣,开始试着去了解史铁生,了解文本。当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又发出了疑问,对文本中出现的“好好活”提出了质疑。教师并没有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与探究。学生开始反复阅读文本并仔细分析“好好活”的含义。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钻研的过程中对文本的中心情感有了更深的感悟。学生参与度极高,阅读非常有效率。在学习课文后,学生主动去读和史铁生有关的其他书籍,自主阅读积极性极大提高。
教师深潜文本,调度学生的阅读意识。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阅读切入点,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提高了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不断思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提升使语文阅读教学简单化。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正是“核心素养”理念的体现。
二、创新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创新引导,使用新颖的引导方式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并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阅读中来。教师在引导时注意文本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与文本产生共鸣,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地去感悟文本。教师创新引导为学生与文本建立了一座桥梁,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走入文本,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在讲授时,要求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儿时趣事,讲述完毕,教师根据学生所讲内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趣事转向鲁迅的儿时趣事,并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儿时趣事与自己趣事的异同点,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并迅速感知文章的相关内容。教师按照文本内容为学生准备模拟捕鸟工具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冬天可以去雪地里捕鸟,那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呢?如何操作?学生们开始按照文章内容进行讨论,理清捕鸟的步骤,进而讨论作者对动作的描写方法。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新奇的引导方式,巧妙地将学生引入文本之中。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中,感受文本内容,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贴近实际、不断创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老师巧妙的引导,快速而准确地掌握了文本内容,与文本达成更多共识,从而更主动的去探究文本。教师在引导方式上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率与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三、传授学法,激活学生鉴赏思维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更要学会鉴赏文章的方法,仔细赏析文章的精髓。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讲授,从细节入手。要有意识的激活学生对于文章的鉴赏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的语文鉴赏思维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当学生的鉴赏思维被激活后,其对于语文的感知力将大大提升。另一方面,语文阅读鉴赏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找到最喜爱的片段描写,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学生寻找句子的过程其实就是赏析文章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找到的句子中挑出个别重点词语,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如“睡着”、“唤醒”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了拟人修辞手法的魅力。教师在学生赏析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总结,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鉴赏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懂得了文章需要从语言、写作技巧、写作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赏析,激发了学生的鉴赏思维,使学生掌握了鉴赏文章的方法。学生再次进行语文阅读时对于文章的鉴赏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激活学生的鉴赏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力与学习效率。教师在传授教法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文章相关问题带入,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时逐渐摸索出鉴赏文章的方法。这种教法的传授使学生不自觉的开始去赏析文章。激活学生鉴赏思维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升级训练,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应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进行,这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语文是一门语言丰富、内容影响深远、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应全身心投入,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理解问题。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升级训练,将学生的全部感官都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升级训练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阅读中体会语文的博大精深,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如《皇帝的新装》,教师在讲解前,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几位同学,分角色演绎文章中的人物。演绎完毕,学生评价小演员们的语言动作是否到位。整个演绎过程,学生掌握了文章中的相关人物描写方法,准确的把握了人物的心理特征,对人物语言的揣摩十分到位。教师引导学生续写课文并当众朗读出来,学生再次点评。这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段,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结合文章探索出了课文主题。教师以文本为主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升级训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自身的全部潜能,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
“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生应具备学科能力,真正的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技巧,并能够举一反三、不断迁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升级训将学生的阅文阅读能力带到了一个新高度,锻炼了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读写实践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灵活而又新颖,教学内容有高度、有深度、更有广度。极具张力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阅读时提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阅读技巧,更精准更迅速的把握文章内容。
参考文献
[1]吴国红;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18年07期
[2]王雯佳;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中华少年;2018年28期
[3]邹子韬;落实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J];中学语文;201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