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设计思路。
一节课的设计,必须有鲜明的主线,明朗的思路线索,才能形散神聚,善始善终。
我这节课,总体思路是抓住林肯这一核心人物,展开纵向的贯穿和横向的拓展。由林肯遇刺开篇,再以其历史功绩和对后人的启迪收尾,前后呼应,保证了一堂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从设计方法上,准确地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揭秘式,从视频导入、抛出谜面,到引出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到最后的揭开谜底,这种方式若隐若现地串联整节课。第二种是林肯的经历式,呈现课题后,依据从林肯人生中截取的三个精彩片段或历史镜头展开学习。具体方法是以林肯的经典话语和演说片段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再一步步地引出历史知识,深层次地学习学习本节课,最后师生共同感悟林肯的功绩和启迪。总之,这两种方法交错使用,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林肯这一核心人物。
二、具体的教学环节。
我将通过个别环节谈一下我的设计意图和依据。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了下面的几个要素:
1、考虑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本节课,课标的具体要求是“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学习环节,我首先提出问题“北方由初期的失利到最后的胜利,战局发生了重大逆转。北方政府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扭转了战局呢?”,由问题引出这一文件的颁布,其次留给学生时间去阅读宣言的内容,了解其核心核心思想;最后引导学生分三个角色去分组探究文件颁布后在美国产生的不同反响。感悟此宣言对南北战争发挥的重大作用,切身认识到制定实施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对这一环节,我从《大国崛起》纪录片中截取了相关视频,学生通过聆听学者的评述,结合自己的所学,小组开展合作交流,归纳要点,提升认识,拓宽思维。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学会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
2、考虑到初三学生的学习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注意力的持久性不稳定,尤其面临中考的压力,课堂氛围略显低沉。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采取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比如揭秘式的导入,小侦探的角色来探究历史谜底、战地小记者的身份来报道战争的形势发展、分三种角色分组探究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态度和反应、为林肯写颁奖词,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呈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感悟伟人崇高品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德育渗透的多重目标。
3、考虑到历史中考的现实形势。历史中考的特点,一是由通过图片、或文字创设情境引出历史问题,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有意识的设置多种情境,比如三个林肯的历史镜头。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在本课设计中,我设计了两组材料题。第一组,由林肯演说片段《裂开的房子》,设置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自行解决。第二组,摘取《大国崛起》中的两段文字做为材料,设置四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如第一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二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回答问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材料并从中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分析概括能力;第四题要求学生从美国经济的崛起历程中,捕捉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因素和启示,考查学生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反思不足
1、从最初的设计定稿到现在讲完这节课,我总是感觉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入,没有什么亮点和新意,但由于能力有限,也找不到新的突破口,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2、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不及时、不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略显紧张和压抑